请输入关键词...

商学菁英·保研风采|心随所至,驰而不息——张妍

发布者:魏俊美发布时间:2025-02-21浏览次数:10

个人简介

 张妍,女,汉族,中共党员,工程管理专业2021级本科生,在校期间曾担任商学院学生科协执行主席,2021级工程管理1班生活委员、心理委员等多项学生工作。个人曾获河海大学学业优秀、精神文明等多项奖学金;获评河海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工程管理创新、创业与实践竞赛二等奖等省级荣誉,主持及参与2项校级创训项目,组织及参与2个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现已推免至河海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明媚绽放 向阳而生

 张妍说,做好该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在她看来,“保研”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动词。对她而言,这不像是一扇被木板钉死的窗户,而更像是一条通往光明的小路,是分岔路口的众多小路中尽头处鲜花出现较早的那一条。在学习上,她认真学好每一门专业课,绩点名列前茅;在学校里,她担任学生科协执行主席,成为班级干部,一份责任扛在肩上,一份温情也留存心中。同时,她也在忙碌的学习工作之余,寻找生活中的其他色彩。当提起大学中有没有沉浸于感兴趣的事之中时,张妍说:“兴趣不是一下就能够被找到的,这是一个慢慢探索的过程。”在广泛的兴趣中,她挑出了一个并非“三分钟热度”的爱好,那就是科研探索。在与老师共同确定课题、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张妍慢慢喜欢上这个充满未知的过程,与固定思维下的想法不同,她表示“并不觉得这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反而乐在其中,让心境达到一种宁静的状态。

迈关破坎 履践致远

 当提到“坎”这个字眼时,张妍也有颇多感受。她说,最大的困难不是专业课程的难度,也不是略有压抑的情绪,而是“拖延”。在大二上下学期假期的过渡衔接期,她的“拖延症”不仅让繁琐的事情像叠罗汉般越垒越高,还让她陷入了情绪的漩涡中,于是,她开始思考解决的方法。在情绪调节方面,她寻求老师与家人的帮助,从长辈的话语中汲取温暖与力量;在个人行动方面,她将事情按照从小到大、从轻到重的顺序进行简单排序,并立即行动,让时间充实起来,有条不紊地解决每一项待完成的事务,从而克服了“拖延症”这一阻碍进程的关键障碍。

科研破茧 志愿绽光

 她明确目标,为科研比赛做好充足准备。提前一年就与导师沟通,确定好课题,并制定好实践方案,在这一年中不断沉淀、修改,力求呈现最好的成果,不负努力。她说,她希望把事情做在前面,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调整和完善,以便不断进步。在向着自己喜爱的科研领域不断进军,持续深入研究的同时,她也胸怀家国,走进家乡,去探寻家乡的水利工程。2023年6月初,她与河海大学农村水利工程抗旱能力调研团一同前往广德市卢村水库工程管理处、卢村乡政府水利站、广德市水利局等地,通过访谈交流、实地参观学习、数据评估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进行“抗旱脆弱性研究”,调研县域水网视角下的农村水利工程抗旱能力,并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作为河海学子,她与实践团一起,通过仔细调研将优秀的水利工程呈现给大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解决问题,充分展现了河海学子的风采。

 她说,她像蒲公英,顺其自然,不断尝试,在感兴趣的领域中乘风破浪,生生不息。在此后的日子里,她也将不忘初心,不忘自我,脚踏实地。如蒲公英般,自由自在,随风而遇,见希望,见未来,驰于理想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