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求天下学问、做工商精英  愿景:河海特色、世界知名  价值观:上善若水、大道大德
站内搜索:

学术科研

(一)承担项目

1、基地承担项目

(1)“一带一路”倡议下“海外江苏”协同模式研究 

①“海外江苏”理念的提出

面对江苏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单打独斗、天女散花”式做法,提出“海外江苏”理念,并界定其内涵:聚集“政产学研金文”等主体与要素,建设以“海外江苏”为标志的江苏海外科技园、江苏海外产业园、江苏海外文化园区、江苏海外城区,向“抱团出海、定点开花”转型。

②“海外江苏”协同模式动力来源

“海外江苏”模式的实施,带有战略设计烙印,其战略形成,既有内在动力又有外在动力。利益的内驱力、科技的推动力、市场的拉动力、政府的引导力等构成其动力来源。 

 

图1 “海外江苏”协同模式的动力来源

③“海外江苏”促进机构组织体系

“海外江苏”可采取“一个窗口、分工管理”。首先,成立专门的“海外江苏”建设委员会,全权负责;其次,产业、学校和研究机构、金融、文化等可建立次一级委员会,负责专门工作;再次,设立促进对外投资的专门机构,实施市场化运作,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服务等。

④“海外江苏”协同模式主体角色定位

从政府、产业发展、高校机构、研究机构、金融行业、文化六方面对“海外江苏”协同模式主体角色进行分析。

 

 

图2 “海外江苏”协同模式的主要角色定位

 

⑤“海外江苏”协同模式的平台战略要点

“海外江苏”作为一种平台战略,其协同绩效主要从三个要点进行展开。其中,创造(Creating)平台是运作(Operating)平台的基本前提,而治理(Governing)平台则为创造(Creating)平台和运作(Operating)平台提供保障。

创造平台主要包括:平台如何召集双边用户、形成合作意愿等内容;运作平台主要包括:平台帮助匹配合作需求、促进互动关系、实现协同绩效等内容,并要求平台运营方要提高自身与参与主体的交互能力;治理平台主要包括:如何制定规则、平衡权力利益等内容,主要通过正式治理和非正式治理进行实施。

(2)“十三五”江苏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

  ①江苏企业“走出去”基本情况分析

  梳理江苏企业“走出去”的基本背景、发展脉络与当前状况,提炼江苏企业“走出去”的特点、优势和问题,辨识江苏企业“走出去”的机遇、挑战。


3 江苏企业“走出去”的特点

 

②江苏企业“走出去”的战略经验与方式分析

通过对红豆、苏宁、中江国际、沙钢等江苏著名企业的案例分析,借助“世界水谷”商业模式、自贸区模式、老挝沙湾拿吉水经济发展及万象新城区建设合作模式、西双版纳磨憨口岸经济开发区、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经济特区等协同创新方式,探讨江苏企业“走出去”的战略经验和实现方式。

4 江苏企业“走出去”格局参考路线

③江苏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路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提出“海外江苏”“抱团走出去”发展战略:以“一带一路”为契机,结合国家重大战略,打造政产学研金协同的“海外江苏”“抱团走出去”体系;以境内外的经济开发区平台为跳板,努力培育“海外江苏”走出去的产业集群和“跨国公司”、“全球公司”;遵循国际化先近后远、先熟悉后陌生的渐进路线,重视中亚和东南亚地区市场的拓展,进而逐步向其他地区推进;构建“海外江苏”的支持体系,对企业“走出去”进行引导和风险控制,完善企业国际化的管理、服务、监督保障一体的政策支持体系;从“海外江苏”集群内部发展来看,在集群内企业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企业要凸显和培育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进而合力形成“海外江苏”整体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该思路和体系如下图所示。

5 江苏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思路图

(3)江苏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模式、重点及路径研究

当前,江苏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存在地缘政治、国际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与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的风险,需要重点关注并加以审视。江苏自身融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也具有优势,具体包括区位优势、经济优势、人才优势与技术优势。促进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发展,是江苏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关键举措,也是江苏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总体布局的规划。

①江苏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基本思路

1)促进内部发展,建立自由贸易区

2)实行“跨境协同”、“海外江苏”战略

②江苏省内部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模式措施

1)平衡区域内部发展水平,打造中心城市,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2)立足错位发展思路,鼓励并推进省内各区域申请自贸港区的创新模式

3)强化连云港海港优势

4)突出苏州港内河港重要地位

5)发挥南通综合保税区“区港联动”效应,推进了保税区与港口的共同发展,拉升南通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发展

6)江苏省应依托于现有制度从中创新,力求在“小自贸区”的申请中寻找突破点

6 自由贸易港建设模式

③江苏省外实行“跨境协同”、“海外江苏”模式

1)建立“海外江苏”建设促进机构组织体系

2)建立完善“海外江苏”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

3)建立“海外江苏”建设的“政、产、学、研、金”协同网络机制

7 海外江苏建设模式

④江苏全面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建议

1)突出互联互通建设优势,提升立体通道功能

2)确立重点合作对象,促进对外开放合作

3)突出制造业优势,提升产业合作水平

4)突出金融创新优势,加强金融合作

5)突出文化教育优势,深化人文交流

6)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做好对内对外政策对接

(4)江苏区域自由贸易港建设研究 

①江苏区域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需求与战略环境分析

基于港口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增长极理论、区位优势理论、港口与腹地关系理论等相关理论,指出江苏建设区域自由贸易港是适应全球贸易价值链演变新趋势的发展需要,是参与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是实现江苏区域内合作,提升江苏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运用SWOT分析方法解析江苏省区域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战略环境。

②江苏区域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国际借鉴

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对香港、新加坡自由港、汉堡港、鹿特丹港的自然资源、功能定位、优惠政策、管理体制、运营模式、监管运行机制及运行效果进行系统分析,借鉴国外自由贸易港建设经验,并对江苏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提出相关的借鉴与启示,提出成功的自由贸易港建设应依据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对自由贸易港功能进行延伸,同时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监管方式以及符合世界贸易需要的法律保障机制。

8 江苏区域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国际借鉴

③江苏区域自由贸易港建设战略选择

通过对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行案例分析,总结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情况、功能定位、运行状况等方面的经验,结合分析国内竞争格局与苏沪关系,从中得到江苏省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基本思路,指出江苏与上海是紧密的合作与共生关系,上海自贸区对江苏的“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并存,上海尽管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但是地域狭小,并且众多产业已经与江苏和浙江的相关产业紧密结合,应该在部分方面先行实践起来,包括借鉴上海自贸区,乃至粤闽津等地的制度创新和经验实现自身的制度创新,鼓励合适的江苏企业到上海自贸区设立机构从而带动本省相关产业发展,鼓励上海的企业将生产、物流,以及部分金融、咨询等服务功能放到江苏等,最后并提出了江苏省区域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战略选择。

(5)江苏推进与上海自由贸易区合作对接研究

①江苏与上海自由贸易区合作对接的环境与优势分析

运用分析工具阐述了江苏对接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区位优势、劣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探析了江苏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内在需求及外生条件,提出江苏应扬长避短,在产业布局方面错位对接上海自贸区。

②江苏与上海自由贸易区合作对接模式

提出应加强国家与上海自贸区的政策研究,积极借鉴经验,先行先试,进一步简政放权,开展商业保理试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大力推进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代表的政府制度的复制与创新;在对外贸易活动频繁、条件成熟的经济开发区(如苏州、连云港、南通等地的经济开发区),推进以人民币跨境业务、股权投资基金人民币对外投资、外商资本金意愿结汇等为代表的金融体系改革与贸易服务创新;推进苏州、南通、连云港、南京等地在区域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对接,形成“政府主导-产业链驱动-企业参与”的区域合作模式。


9 江苏与上海自贸区共建区域贸易合作模式

③江苏与上海自由贸易区合作对接路径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议重点在监管模式、通关手续、税收制度与沟通协调机制方面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以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先进管理方式;创立现代化金融、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及配套的法律体系以融入上海自贸区的对外改革开放;明确产业定位、确定产业转型方向、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加强企业国际化建设以承接上海自贸区的产业辐射与转移。


10 推进江苏与上海自由贸易区合作对接的路径

(6)“一带一路”倡议下江苏的企业国际化成长风险评估及防范机制研究 

①江苏企业国际化历程与特征分析

梳理“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江苏对外投资情况,分析江苏企业国际化历程,总结江苏企业国际化的行业特征、地区特征与模式特征。

②江苏企业国际化成长问题分析

运用PEST分析与SWOT分析方法对江苏企业国际化成长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进行探讨,梳理江苏企业国际化成长面临的外部环境挑战与内部发展问题。

③江苏企业国际化成长风险的脆弱性评估

通过对江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不规则出口阶段、代理商出口阶段、海外销售阶段及海外生产和制造阶段四个阶段构建不同阶段的脆弱性评价模型,从风险因素以及风险应对能力两个角度综合衡量企业的国际化风险,并合理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11江苏的企业国际化成长阶段

④江苏企业国际化成长风险的防范机制与应对策略

分别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三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重大战略背景下江苏企业国际化成长风险的防范机制;依据企业国际化成长各阶段的特征,给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为江苏省进一步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企业国际化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帮助江苏省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及时防范风险,顺利扎根海外,获得更快更好的成长。

12 江苏企业国际化成长风险的防范机制

     (7)构建竞争力强的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①竞争力强的创新生态系统特征及基本构成

     结合生态系统观点、开放式创新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对竞争力强的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行提炼与分析,具体包括开放性、地域性、耦合性、动态性和协同性等。其基本构成包括:全球多样性创新主体纳入与互动、全球创新要素集聚与融合、创新群落的成长与区域优势的协同以及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化。

     ②省内外创新主体纳入途径及多主体互动模式探索

     围绕江苏省市联动推进的重点特色产业,选择5-10个江苏省内的国家级示范的科技创新园区或众创区,通过实地调研与小组访谈,归纳江苏省外创新主体,尤其是国外创新主体与本省创新主体合作方式与纳入途径,总结省内外、国内外创新主体的互动的成功模式。

     ③世界互联中的创新要素的集聚与融合的平台构建

     借鉴国外或其他省市实现“互联网+”创新要素融合的虚拟平台构建的成功经验,探究并学习其互联技术的选择及应用方式、创新要素在线上平台集聚的方式以及创新要素线上线下融合的机制,以江苏省构建互联世界的创新要素的集聚与融合平台提供思路与具体方法。

13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

④创新群落在江苏省内主要城市的布局与区域协调研究

根据江苏省2016年省市联动推进的重点特色产业部署,并依据省内各主要城市的发展优势及特色,运用空间热点分析法,对产业创新群落在苏南、苏中和苏北的主要城市进行区位布局,并探索不同产业创新群落与所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机制。

14 江苏省内部分城市创新群落

⑤江苏省政府创新环境优化建议与改进措施

江苏省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增强创新主体互动、促进创新要素融合与实现创新群落可持续发展三个侧重点,从企业、产业、人才、服务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五个方面提出创新环境优化建议与改进措施。

(7)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

“一带一路”框架下江苏高质量推进境外园区建设路径与机制研究

   一、江苏现有境外园区建设和运营的现状

   据统计,江苏官方认证的6个境外园区,至20198月累计占地面积448.3平方公里,投资22.7亿美元,入园企业297家,总产值24.5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1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4.3万个。境外园区为江苏企业全球资源优化配置、抱团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提供了支点,也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境外园区发展的成功做法和存在问题

类别

名称

成功经验

外国

南南合作

越南边和安美德工业园区

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重视当前园区的增值开发建设;加强多种形式的业务合作;同奈省的资源优势;人性化服务导向

南北对话

缅甸迪洛瓦经济特区

最大限度让缅甸普通民众受益;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OSSC);量化的投资许可证批准评估;切实利用好媒体宣传赢得支持

中国外省

商贸物流型园区

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

充分依托东道国政策环境优势;灵活便捷的选择综合运营模式;服务中俄经贸合作全面升级;

加工制造型园区

中俄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

灵活选择综合运营模式;依托东道国政策环境优势;服务经贸合作全面升级

多元综合型产业园区

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

充分依托东道国政策环境优势;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全面完善;园区的发展理念合理可续;园区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农业开发型园区

印度尼西亚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

充分依托东道国政策环境优势;合理确定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选择可持续的运营模式;建设全方位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

技术研发型园区

中国-东盟北斗科技城

以泰国为核心辐射东盟;坚实的人才支撑;实地考察增强建设信心;我国科技推广与投资当地发展双赢;先进的技术转移

资源利用型园区

中国-阿曼产业园

充分依托东道国政策环境优势;显著的地理区位优势;投资建设热潮方兴未艾;杜古姆经济特区的领先定位;人才培养先行


1)政策沟通是境外园区顺利建设与发展的先决条件

中国政府与东道国政府的友好交流、务实合作是境外园区建设与发展的首要前提,也是必要的制度保障。长期的企业海外投资实践经验表明,海外投资企业主体与东道国政府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境外园区的建设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困境与风险,迫切需要借助政府力量铺路搭桥,并提供有效的政策、信息、法律、风险防范等服务保障及政策支持。

政策沟通强调在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并达成合作新共识的前提下,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沿线各国积极构建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的机制,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从而形成趋于一致的战略、决策、政策和规划。由此可见,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政策沟通,可以为境外园区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

具体到案例中,不难看出,省外的几个园区主要布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者积极响应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匈牙利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政府间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俄罗斯已经与中国达成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老挝和印尼等同属于东南亚国家,而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当前正处于历史最活跃时期;中国与阿曼苏丹国已经建成战略伙伴关系,阿曼积极推动本国“九五规划”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日本主导的缅甸迪洛瓦经济特区也同样体现了这一要素,日本将缅甸看作其加强与东南亚国家“战略性经济外交”的新基石国家,将缅甸纳入“价值观外交”体系,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首的政商学考察团频繁访问缅甸,全方位展开合作。

2)贸易畅通是境外园区有效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贸易畅通强调要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企业作为境外园区的建设主体,其海外投资活动受益于贸易畅通营造的良好营商环境,同时企业行为也将极大程度地影响贸易畅通目标的实现。上文中列举分析的几个境外园区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推动了合作潜力的释放,促进了企业与园区当地的共同发展。

①主导企业有实力及运营模式合理

综合经济实力雄厚、管理水平较高、跨国经营能力较强的国有企业或大中型企业与中国政府和东道国政府有着良好沟通关系,因此通常可以有效整合政策资源并规避跨国投资政治风险,并且其较强的综合实力和长期的国际化经营积淀,基本上能够保证采用符合东道国及所在区域实际的经营模式,推动东道国及所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中国企业与东道国政府及企业的互利共赢。

就具体案例而言,缅甸迪洛瓦经济特区的建设中,三菱、丸红、住友三家公司共同组成日本财团,协同缅甸九家股份公司联合体,共同建设开发经济特区,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要素实力雄厚;安美德集团是泰国工业地产的领导者,是泰国领先的工业园区开发者,资本实力雄厚,园区管理经验丰富;而六个中国境外园区的主导企业,山东帝豪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康吉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云南省海外投资有限公司、聚龙集团、武汉光谷北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夏中阿万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六家主导企业有的是大型国企,有的是位于行业领头地位的大中型民营企业,有丰富的海外投资经验和雄厚的资本实力,科学合理地设计境外园区的运营模式,全方位服务入园企业,推动了入园企业的贸易发展。

②科学规划及精准产业定位

如果没有科学规划及精准产业定位为依据和引领,极易产生过度开发和超前建设,导致其开发规模过大和一次性投入过多而出现后续经营困难。从上文中提到的几个案例来看,在投资建设的准备阶段均编制了科学的建设规划,园区具有明确的产业发展定位。这样做有利于根据所在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在中国和东道国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有序进行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建设,有效引进符合其发展方向的主导产业及关联配套产业,促进产业特色发展和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规避产业趋同和重复建设问题。

从几个典型园区的成功经验中,不难看出,这八个园区在设计规划时,就考虑了产业链贯通的因素。从产业链的角度审视入园的企业,尽可能地避免企业同质化竞争,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建立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与此同时,扩大服务业相互开放,鼓励仓储物流等园区服务产业发展,推动园区内部服务业升级完善,并且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引入当地社会资本,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③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综合效应

目前的境外园区虽然以企业为主导,重视经济效益的实现,但同时企业行为也肩负着一定的战略意义,只有通过互利双赢的务实合作,在保障母国企业应有利益的同时实现东道国地方乃至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才能保障其长远建设和持续发展。上述几个境外园区无论在初期建设还是在后续发展中,都对东道国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增长和就业民生改善等方面形成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综合效应。

3)民心相通是境外园区持续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境外园区建设的人文基础。民心相通能够有力增进相关国家民众的友好感情,推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企业境外园区的建设扎根于东道国当地,直接接触到的是园区当地的百姓,只有企业坚决合理履行社会责任,立足于增进园区周边民众福祉,推动当地教育、就业、贫困、公共卫生、医疗条件等民生问题的改善,才能真正融入东道国当地,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

在这一点上,日本的企业一直走在各国前列。以缅甸迪洛瓦经济特区为例,日本向缅甸提供510亿日元贷款用于迪洛瓦经济特区的电力、港口建设及全国的扶贫项目,提供400亿日元的无偿援助用于铁道建设和医疗保健领域。此外,日本企业还积极援建缅甸的中小学学校,持续推进形象工程,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文化渗透。上述举措已经初显成效,越来越多的缅甸年轻人希望进入日企工作,日语课程也在缅甸大热起来。根据日本官方的估算,5年间缅甸日语教育机构从44家增加到了200家左右。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境外园区建设中也越来越注重社会责任的担当。企业在境外园区建设中,把增加当地就业、提升当地员工收入、培训当地人才作为重要目标。园区聘用大量的当地员工,并送到中国培训,增强当地员工的职业技术水平,还积极培养当地员工进入管理层。此外,主导企业还积极展开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民心工程。包括向园区的当地管理人员提供留学项目资助,帮助其到中国学习深造,获得更大的提升;兴建安居房工程,帮助解决当地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实施汉语培训计划,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定期组织医疗诊断服务,助力解决当地医疗卫生水平落后的困难等。

三、新时代“一带一路”框架下江苏规划布局并推进境外园区建设的SWOT分析

江苏高质量推进境外园区建设SWOT矩阵分析








     

优势-S

1)江苏系列政策文件框架体系形成(以“1+5+1”为代表);

2)江苏国民经济基础好;

3)产业和科技创新基础好;

4)企业盈利和抗风险能力基础好;

5)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涌现;

6)境外园区发展主体和国际化 管理经验丰富;

7)江苏交汇点区位优势明显;

8)江苏人杰地灵,人文底蕴和国际化人才资源丰富;

劣势(W

1)政策、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细化和落实;

2)基础研究投入低,高新企业“两头在外”,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

3)江苏民营企业的影响力及国际化能力

4)服务园区和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尚待建立和完善;

5)园区经营管理水平有待优化;

6)江苏区域发展不平衡,制约了我省“抱团出海”的规模效应;

7)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

8)园区规划、布局、投资、定位、功能、运营、管理等粗放;

机会-O

政治方面:(1)国家系列政策、方针出台;(2)沿线国家资源丰富,共同开发意愿明确;(3)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接纳;

经济方面:(1)第三方市场合作资源丰富;(2)投融资机制和体系形成;(3)贸易摩擦风险和企业成本低,税收优惠;(4)国家对沿线国家投资平稳增长;

社会方面:(1)民心相通,人文基础较好;(2)兄弟省市发展基础和发展经验的支撑;

科技方面:(1)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呼之欲出;

 

SO战略

1)快速响应,建立合作;

2)应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全方位合作态势;

3)注重打造全产业链和高端产业合作;

4)注重促进人文交流合作;

5)全方位补齐交汇点内部短板;

6)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作用,积极引入第三方市场合作,实现境外园区投资主体结构多元化;

7)健全境外“一站式”服务体系;

8)扶持重点行业在境外发展,降低贸易摩擦风险和企业成本;

9)发挥华人和国际化友人作用,为我省推进境外园区建设创造优越的国际、国内和省内人文环境;

WO战略

1)突出顶层设计作用,使境外园区成为资源高效配置的综合体;

2)积极引进外力,抢占合作机遇;

3)建立人才培养储备制度;

4)完善、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保障机制,解除企业走出去顾虑;

5)加强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攻关和成果转化,培育省内高新技术等各类创新性载体;

6)注重江苏民营企业力量和国际化能力培养;

7)注重提升境外园区企业本土化经营水平;

8)挖掘苏中、苏北参加“一带一路”建设的资源潜力;

 

威胁-T

1)政治经济风险;

2)东道国融资困难;

3)基础设施落后;

4)跨国间文化差异大;

5)东道国法律不健全;

6)贸易保护主义、霸凌主义、单边主义存在;

7)投资收益低、回报期长等;

ST战略

1)加强交流和沟通,促进民心相通,减少政治风险,实现合作共赢;

2)重视境外投资风险综合评估;

3)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扶持民生发展;

4)积极争取国家部委及各层面支持;

5)做好境外研究、政策指引、宣传工作,提升江苏企业国际形象;

WT战略

1)对照“1+5+1”政策体系要求,夯实交汇点战略地位;

2)加强内外研判,审慎推进江苏境外园区建设;

3)创新推进境外园区发展模式;

4)创新发展理念,坚持“民生项目”合作为突破口;

四、江苏境外合作园区规划建设的思路、布局、定位、盈利模式与路径

五、高效推进境外园区建设的共商共建共享机制

在对江苏境外园区建设的思路、布局、定位、盈利模式与路径分类施策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从战略、布局、模式、能力四个方面,系统的提出高效推进境外园区建设的共商共建共享机制。


2、其他典型项目简介

     (1)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环境利益共同体建设研究

     围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环境利益共同体的建设这一核心主题,立足总体问题和研究对象,以该流域环境利益的三个主要方面(水环境、水经济和水生态)为共同体的治理内容,以政府层面、市场层面和社会层面作为共同体的治理结构,以国家层面、流域层面和区域层面为共同体参与主体梳理、情报源选取和战略管控层面,遵循“点-线-面”逻辑,探讨从澜湄示范区到干流再到全流域的共同体建设的进程与示范效应。包括六大主题:①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环境利益的内涵、特征及内容;②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环境利益共同体的多目标多主体多层次的共生治理框架设计;③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环境利益共同体建设的推进战略;④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环境利益共同体的情报监测与战略管控;⑤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环境利益共同体在老挝万象-泰国廊开的应用研究。

     (2)中国水电工程技术标准“走出去”竞争模式、治理机制与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了中国水电技术标准成为海外水电工程市场事实标准过程中的商业生态系统与其在东道国市场竞争中的演变路径,以及该商业生态系统的治理机制和相应的对策体系。在分析水电工程技术标准的内涵界定及其“走出去”的现状与挑战的基础上,提炼中国水电工程技术标准“走出去”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商业生态系统三种中国水电工程技术标准“走出去”模式,同时分析了“走出去”中国水电工程技术标准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竞争力和演变路径,之后对中国水电工程技术标准商业生态系统的治理机制从关系、利益、信息三个维度进行重新设计,并由此构建起相应的对策体系。

     (3)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要素研究

     从外部环境要素动态性、竞争性、进入动机与中国市场环境关系等三方面出发,对在华跨国公司战略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本项目基于中国改革开放背景,通过系统调查研究,重点分析了在华跨国公司与中国环境要素的互动关系,是对在跨国在华企业经营状况的一次极有价值的系统性探索。

     (4)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要素变化研究

     基于环境基础论、资源基础观及战略认知论,对企业发展环境演变及在华跨国公司发展进行梳理,通过数据收集及统计分析,对环境、竞争力、动机三个要素的变化及其动因进行全面探讨,梳理出环境要素中区位优势及特点、跨国公司对中国环境的认知及途径、跨国公司认知过程与战略动机变化等三大主要内容。该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要素变化这一重点问题给予科学解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5)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战略分析与应对方案

     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背景,针对理论与政策热点问题,对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行为、政策与措施等进行分析,构建了战略分析框架并明确挑战与任务,分析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影响作用,并设计对策方案。项目在全局把握基础上,针对江苏省实际情况和前沿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极具理论与实践价值。


     (6)江苏省外资研发机构的调查及分析研究

     作为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该项目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及跨国公司在华研发迅速发展背景下,对江苏境内跨国公司及境外研发机构组织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外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在江苏的研发机构基本状况特征。在此基础上,发现外资研发机构基本需求及问题,明晰江苏外资研发机构的实际状况并提出相应策略,具有切实的实践意义。

     (7)我国对外资在华研发活动的政策梳理以及国际比较

     作为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及跨国公司在华研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国家及若干省市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并与外国相关国家政策进行横向比较,提出相关政策问题及建议。

     (8)江苏实施“知识外包”战略的路径选择及可行性研究

     项目对知识外包发展脉络,以及江苏省知识外包现状、问题等进行研究,提出江苏省知识外包的战略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知识外包发展路径比较及借鉴,提出江苏知识外包战略的实施路径方案,并对可行性进行分析。项目将知识外包产业发展与江苏国际化战略与自主创新战略结合起来,为提高江苏企业竞争实力提供重要路径参考。

     (9)构建江苏国际技术转移体系的战略研究

     在分析江苏国际技术转移体系战略需求基础上,通过现状调查、经验借鉴与比较,设计出江苏国际技术转移的基本框架,进而提出江苏构建国际技术转移体系的对策与建议,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10)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与江苏省对策研究报告

     本项目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特征及相关政策梳理的基础上,从国家和江苏两个层面,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机构进行辩证分析,并对价值取向、企业需求和江苏研发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了包括战略思路在内的若干对策建议。

     (11)金融危机下江苏软件外包企业市场拓展对策研究

     项目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软件外包产业的形成、发展及市场特征进行梳理,针对江苏软件外包产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在对江苏软件外包企业现有接包网络研究的基础上,深入阐述金融危机对江苏软件外包企业市场拓展的影响,并从企业和政府的角度分别提出市场拓展策略和政策建议。

     (12)企业国际化发展中技术平台战略选择研究

     从“技术转移与技术标准竞争”、“技术转移与技术生命周期”、“技术标准、技术生命周期与企业国际扩张”等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析,探讨了企业国家化发展中的平台战略问题,对相关跨国企业的平台发展模式有实践指导意义。

     (13)中国企业海外风险情报监测的合作治理机制研究

     以中国企业快速向海外发展并遭遇大量风险的事实为背景,研究海外风险的知识属性,分析中国企业海外风险情报合作方式及合作治理问题,进而研究知识属性、合作方式与合作绩效间关系,为中国企业海外风险情报合作的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二)出版专著

2011年研究基地成立以来,基地的研究专家研究成果丰富,共出版7部专著,详情见下表。

-1 研究基地专家出版专著列表

著作名称

作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著作类别

总字数

(万字)

ISBN

中小企业自主品牌成长路径与政策扶持工具

黄永春

科学出版社

2016-01-01

专著

20.6

978-7-03-045762-2

地区差异视角下农村水利建设公共财政投入分担机制

华坚,张长征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5-08-01

专著

17.5

978-7-5170-3511-4

小水电代燃料建设对社会及脱贫作用的影响研究

张长征,徐敏,贺正齐

河海大学出版社

2015-07-01

专著

27.0

978-7-5630-3936-4

游艇俱乐部经营

周海炜,臧德霞

科学出版社

2014-12-30

编著

28.2

978-7-03-041844-9

跨国研发的战略对策:以江苏为例

张阳,丁源

科学出版社

2014-12-01

专著

22.6

978-7-03-041877-7

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张长征,黄德春,华坚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11-01

专著

20.7

978-7-302-33136-0

国际技术转移战略:以江苏为例

张阳,余菲菲,施国良

科学出版社

2013-05-01

编著

20.0

978-7-03-037611-4

中国和老挝的跨境水协同战略张阳,Sisavath THIRAVONG,张长征,田鸣河海大学出版社2019-10
编著17.2987-7-5630-6152-5
战略协同理论和实践:世界水谷和海外中国张阳,田鸣,罗逾兰河海大学出版社2019-10编著37.7987-7-5630-6153-2
跨境河流合作治理:理论与实践胡兴球,周海炜,郭利丹河海大学出版社2019-10编著23.6987-7-5630-6151-8
变化环境下生态水文效应模拟——以淮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为例李琼芳
河海大学出版社2019-10专著24.7987-7-5630-6154-9

 

(三)发表论文

2011年以来,基地研究专家共发表SCISSCICSSCI等论文80余篇,详见下表。

-2 发表期刊及会议成果明细表

作者

论文名

期刊名

():-

余菲菲,施晔互联网创业政策对新创企业融合互联网的影响科学学研究2020,38(03):476-487
余菲菲,董飞跨层次环境对我国制造企业转型路径选择的影响——基于fsQCA方法研究与发展管理2020,32(04):37-47
唐震,蔡晶晶,王嵩林大中型工程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追赶绩效影响机制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9(8):97-102
YU Feifei,Guo Y,Lettic F,Barnes, SJRegional anti-corruption effort,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firm innovation effort:evidence from China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20191月,第71
贲慧,张阳,黄德春用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以长江经济带区域的地方政府行为为例学海

201803

Zhou Zhixiang, Nelson Amowine, Huang DechunQuantitative efficiency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dynamic slack-based network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for commercial banks in Ghana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Sciences

2018: 21,: 1


黄德春,郑凯价值网络视角下孵化器的商业模式设计

科技管理研究

201708
杨恺钧,唐玲玲,陆云磊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统计与决策

201707

贾琼, 郭悦

Enterprise 2.0 Post-Adoption: Extending the   Information System Continuance Model Based on the   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 Framework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11

郭悦,贾琼

Mining meaning from online ratings and   reviews: Tourist satisfaction analysis using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Tourist management

201610

贾琼, 郭悦

Hybridization of ABC and PSO algorithms for   improved solutions of RCPSP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

201604

史虹

The Development of Rotterdam Port   Enlightenment to the Ports of Jiangsu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201503

唐震

EIT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运行机制案例研究

科学学研究

201501

周海炜

国际河流合作治理实践的比较分析

国际论坛

201401

华坚

我国农村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研究综述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唐震

我国科技金融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

情报杂志

201402

余菲菲

联盟组合多样性对技术创新路径的影响研究——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跨案例分析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04

丁源

企业海外风险情报合作行为研究

情报杂志

201408

周海炜

基于文本分析的国际河流信息合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资源科学

201411

周海炜

专业服务企业涵义与组织特征: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华东经济管理

201411

杨恺钧

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区域内就业结构变迁——基于我国东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经济经纬

201501

丁源

海外风险情报认知憾力建构中的知识活动研究

情报杂志

201503

丁源

企业海外情报工作治理的理论研究

情报杂志

201504

胡兴球

流域治理理论视角的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研究:研究进展与评述

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唐震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额尔齐斯河水资源合作开发利益协调机制

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余菲菲

联盟组合构建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绿色开发商的案例启示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05

华坚

利益博弈与群体力量——基于演化博弈的群体性事件生成机理及其化解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8

余菲菲

我国中小企业结盟能力与开放式创新模式耦合机制研究

软科学

201510

周海炜

中国海外水电工程的社会责任投资机制研究

亚太经济

201511

黄德春

E-Procurement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Model and Instrument

Wseas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201407

郝云剑,张阳.

中国企业东南亚水电投资风险与防控对策

水利经济

2014(2):57-60,69

郝云剑,胡兴球,王洪亮.

基于ISM的我国水电企业东南亚水电投资风险分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4(1):157-160

王明泉,胡兴球.

上合组织在额尔齐斯河水资源合作项目开发中的作用分析

项目管理技术

2014(4):113-116

张阳,王明泉,唐震.

本土汽车企业网络外部性与非价格竞争策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4(5):686-689

周海炜,高云.

国际河流合作治理实践的比较分析

国际论坛

2014(1)8-14

刘亚辉,周海炜,屈维意.

知识共享型战略联盟竞争情报工作模式研究基于A设计院的分析

情报杂志

201410):83-89

周海炜,郑爱翔.

专业服务企业涵义与组织特征: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华东经济管理

2014(11):144-149

周海炜,王洪亮,郭利丹.

基于文本分析的国际河流信息合作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资源科学

2014(11):2248-2255

李智,唐震,周志军.

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工程勘察设计外包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2014,(23):39-45

胡兴球,曲文凤,刘晓娴.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Effects of Software   Outsourcing Providers’  Network   Capacities on expand EU American market

Proceedings of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4

2014.5.27-5.28,北京,清华大学

丁源,柏青.

企业海外风险情报合作行为研究

情报杂志

2014.8

邵晴怡,丁源.

情报联盟网络知识共享的匹配构型与运行机制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4.12

Shi Hong, Qi Linkai.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yb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 (ASSHM 2013)

December 14-15,2013 in GuangzhouChina

Yuan Yao, Hong Shi.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yb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 (ASSHM 2013)

December 14-15,2013 in GuangzhouChina

于金XIONG PeiYutaka TAKAKUBOKatsuhiko   HIRASAWA

LABOR DISPUTES AND DEMOCRATIC MANAGEMENT

Innovation, Competitiveness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The 12th IFEAM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4.8.22-8.25,越南, IFEAMA(东亚管理学会国际联盟)

于金.

中国経済の動向と日本の中小企業の対中国戦略

信用金庫

2014/6/106

唐震,张阳,张静.

日本技术创新模式演化及对中国的启示

经济研究导刊

2013(3):202-205

余菲菲,张阳,张颖.

网络关系及组合变化对探索-开发平衡的影响研究以先声药业技术创新为例

管理工程学报

2013(4):8-15,7

杨恺钧,李晓宇,张阳.

基于能力视角的区域内战略创新机理研究以苏宁电器为案例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3(4):134-146

丁源,陈洁,余菲菲.

竞争情报工作组织的全员模式研究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3(4):26-29,16

周海炜,郑爱翔,胡兴球.

多学科视角下的国际河流合作开发国外研究及比较

资源科学

2013(7):1-10

周海炜,王洪亮,郝云剑.

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竞争情报安全模型构建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11):38-41

周海炜,郑莹.

中国IT外包企业接包方式创新研究

学习与探索

2013(2):108-111

吴彦俊,翟育明,唐震,林翰.

高科技企业CTO外部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3(12):7-13

丁源,陈洁,余菲菲.

竞争情报工作组织的全员模式研究

理论与探索

2013(4):26-29,16

周海炜,齐林恺.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demands of the countries of the Mekong River Basin.

the 3rd Biennial Symposium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River Science     Achieving Healthy   and Viable Rivers (Proceedings of ISRS 2013)

2013.8.5-2013.8.9,北京

胡兴球,许超,任佳佳.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Effects of Providers'   Outsourcing Capability on Export Performance-Focusing on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Market.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ICASSR 2013)

2013.6.20-2013.6.21,上海

罗巍,张阳,唐震.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平台战略架构及机制

管理世界(增刊,第十七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2013论文专集

2013:486-490

齐林恺,周海炜.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Strength between   Organiza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in the Basi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Network:A Case Study of Taihu Lake Bas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3(10):1201-1219

周海炜,姜骞.

IT外包组织间关系维度探析及其有效性测度.

软科学

2012(3):96-100

曹勇,赵莉,张阳,罗楚郡.

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关联的实证研究

《管理世界》

月刊

2012(6):182-183

周海炜,唐晟佶.

战略协同视角下企业向情报共享研究

情报杂志

2012(6):38-41

唐震,殷璇,张静.

Trusting relationships of CTO-CEO and CTO's   participation in technology strategy: Based o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high-tech firms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SSCI)

2012.6(1):137-159

施国良,姚斌,胡兴球.

信号分析在动态竞争研究中的应用

情报杂志

2012(6):42-46,69

周海炜,姜骞.

The Impact of Inter-Relationship Process management on   Outsourcing success:Vendor′s Perspective

2012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19th Annu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2012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

2012.9.20-2012.9.22,623-629,Dallas,USA.

周海炜,姜骞.

IT外包接包企业知识管理对外包成功的影响研究-知识粘滞性的调节作用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11):71-78

李芳,唐震.

Factors that Influence IPO Volume Fluctuation-Based on   Chinese A-share Market

第二届商务计算和全球信息化国际会议

2012.10.12-2012.10.14,上海.

王洁,唐震.

Integration of High-tech SME R&D and Marketing   Strategy Based on the Life Cycle Theory

第二届商务计算和全球信息化国际会议

2012.10.12-2012.10.14,上海.

张阳,黄放,唐震.

Platform Strategies Of Multi-Sided Markets:Basic   Structures&Development Strategies

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MIITED2012)

2012.7.21-2012.7.22,5-10,南昌.

胡兴球,曲文凤.

Software Outsourcing Enterprise Capability and Choices   of U.S.and European Markets Entry Modes-Based on the survey of China software   outsourcing enterprises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BMEI2012)

2012.5.11-2012.5.13,99-102,广州.

任佳佳,胡兴球,张阳.

Research on the Capabilities That Impa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ftware Outsourcing Enterprises: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Survey Data

2012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

(ICEE2012)

2012.5.11-2012.5.13,2030-2033,上海.

黄放,张阳,唐震.

How Platform Resources Influence Third-Parties' New   Products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SMS SPECLAL CONFERENCE 2012

2012.12.14-2012.12.16,广州.

任佳佳,胡兴球.

Strategy to Enhance Chinese Software Outsourcing   Vendors' Competen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Stategic Alliance

SMS SPECLAL CONFERENCE 2012

2012.12.14-2012.12.16,广州.

张阳,黄放,唐震.

Haier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in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Bouyoucef Amine,Chung Sulin)

东亚管理学会国际联盟第十一届学术大会(2012).session C,D,E

2012.10.26-2012.10.29,130-134,南京

邹俊,唐震.

高管团队权力结构对技术创新影响机制研究.

东亚管理学会国际联盟第十一届学术大会(2012).session C,D,E

2012.10.26-2012.10.29,190-195,南京

孔德安,周海炜.

水电工程技术标准走出去的商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定位研究

经济问题探索

2012(3):154-157

任佳佳,张阳,胡兴球.

Analysis of Cooperation in Undertaking Business between   Chinese Software Outsourcing Vendors

Studies in Sociology of Science第二届(2012)国际软实力学术研讨会组委会

2012.12(4):79-83

周海炜,姜骞.

Research on Cooperative Knowledge Creation Mathematical   Model from Knowledge Spillovers Perspective

The 11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cholarly Associations of Management

2012.6.26-2012.6.29,爱尔兰利墨里克大学.

唐震,邹俊.

Study on the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 to Top   Manager of High-tech Enterprise

The 11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cholarly Associations of Management

2012.6.26-2012.6.29,爱尔兰利墨里克大学.

胡兴球,任佳佳,许超.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software   outsourcing vendors undertaking competence on their export performance in   European and US Markets

The 11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cholarly Associations of Management

2012.6.26-2012.6.29,爱尔兰利墨里克大学.

余菲菲,张阳.

The effects of network relations and portfolio changes   on balancing explorative innovation and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The case of   SIMCERE Pharmaceutical group

The 11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cholarly Associations of Management

2012.6.26-2012.6.29,爱尔兰利墨里克大学.

丁源,陈洁,邓晓东.

Strategic Orientation, Service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 Evidence from   Chinese Hospital

IFSAM 2012 World Congress Procedings

2012.6.26-2012.6.29,法国.

(四)成果获奖

基地自2012年以来,共获省部级以上奖项8项,详见下表。

-3 获奖成果列表

成果名称

类别

主要参加人员

等级

“基于资源-能力观的技术管理理论体系”著作

江苏高校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张阳,唐震.

三等奖

基于标杆管理的商学教育国际化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

江苏省教学成果奖

(高等教育类)

周海炜,唐震,汪群,黄德春.

二等奖

企业战略创新-管理文化的观点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张阳,周海炜.

三等奖

苏宁电器:从全国连锁到家电零售龙头

获得第二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

杨恺钧,鲍永安,张阳.

百优案例

云端革命:明道的企业社会化协作平台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入库

贾琼

案例入库

文化与技术融合视角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路径探究

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

余菲菲,张颖,郭悦

二等奖

产业集聚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撑研究

江苏省社科界第七届学术大会优秀成果

张长征,黄德春

二等奖

我国流域水污染的合作治理模式及其在太湖流域的应用研究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张阳,黄德春,刘戎,胡兴球,史虹,陈思萌,汤云超,郭弘翔

三等奖

(五)承办学术会议

     1、中国“走出去”协同网络第一届研讨会

     2015年5月9-10日,由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企业国际化发展)和江苏省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国际河流)主办,河海大学商学院和河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承办,河海大学商学院MBA教育中心、河海大学商学院工程硕士教育中心和泛华集团协办的中国“走出去”协同网络研讨会在商学院成功举行。老挝国家电力公司总裁习萨瓦、巴基斯坦驻中国科技参赞泽米尔・阿万等国外来宾,中水海外投资公司总经理沈德才、苏豪集团总裁周勇、泛华集团副总裁吴彦俊、中国安全与发展研究会执行会长皇甫圆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林少培等国内嘉宾,以及我校教师学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的研讨会采用主题演讲、嘉宾对话和圆桌讨论等形式,就“走出去”战略、“海外江苏”、“抱团出海与定点落地”、“跨境河流合作开发”、“政产学研金协同”等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2、“海外江苏•聚焦老挝”中国“走出去”协同网络第二届研讨会

     2016年3月19日,由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企业国际化发展)、河海大学商学院、老挝国家工商委员会、江苏省金融业联合会海外江苏分会、江苏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会、江苏省“三会”(企业家协会、企业联合会、工业经济联合会)、江苏省职业经理人协会、江苏企业家联盟、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联合主办,中国安全与发展研究会与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特别支持,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企业国际化发展)、河海大学商学院、河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老挝国家电力公司承办的“海外江苏•聚焦老挝”中国“走出去”协同网络第二届研讨会在商学院成功举行。河海大学徐辉校长、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徐志顺副主席,中国安全和发展研究会皇甫圆周会长、江苏省常州国家高新区罗逾兰副区长、江苏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会徐广华秘书长、江苏省金融联合会常务郭健副秘书长、江苏企业家联盟孙跃华秘书长、江苏省职业经理人协会常务副会长以及“三会”执行副会长施友成出席会议并致辞,老挝国家电力公司习沙瓦总裁、南京大件起重运输集团陶志强董事长、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康承业董事长、红豆集团马金林总经理、南通中天科技集团王李峰总经理、以及河海大学商学院企业国际化研究的教授们,围绕“海外江苏•聚焦老挝”发表了主题演讲,就江苏如何在“走出去”过程中,摆脱单打独斗、天女散花的模式,通过协同,实现抱团出海、定点开花,构建“政、产、学、研、金、文”的“海外江苏”协同体分别进行了相关政策解读、经验分享、理论指导和机会剖析。本次研讨会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举行,为发展“海外江苏”的“走出去”协同网络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也对我校在企业国际化相关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研究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与科学总结,延伸了学校学术影响的广度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