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览 | |
河海大学商学院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系现有: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点;在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有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五个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中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时本系博硕导师兼招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学术型硕士、金融专硕、MBA、MPAcc、工程硕士。在国际教育方面,本系负责国际经济与贸易学术型留学研究生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留学研究生的全英文专业建设。 在人才培养上,本系金融工程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设计、开发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创造性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开展金融风险管理、公司理财、投资战略策划以及金融产品定价研究,为金融机构、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现代金融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创新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外向型企业、外贸公司、政府部门、企业国际业务部门、相关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等机构工作。 本系专业硕士、学术型硕士和博士生专业主要培养能在跨国公司、央企、银行证券、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从事经济、金融、投资、贸易、管理以及在高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 |
教学情况 | |
金融工程本科专业主干学科是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基础课程、平台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需修满175.5学分。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课程、平台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需修满170学分。 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为4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4学分,非学位课程为10学分,另设实践环节10学分。 学术型硕士生课程总学分为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9学分,非学位课程为13学分,另设教学环节。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术型留学硕士生课程总学分为2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7学分,非学位课程为11学分。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留学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为2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21学分,非学位课程为7学分,另设教学环节。 | |
师资力量 | |
经贸系有教师40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19人,讲师15人。高职教师25人,占任课教师的62.5%;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26人,占比65%;具有海外访学或教育背景的老师20人,占比50%。多名老师在中国自由贸易区创新发展研究联盟、江苏省数量经济学会、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江苏省金融学会等学术机构任职。有多名老师入选江苏省社科优青人才计划,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 | |
学科、科研 | |
近五年来,我系积极参与到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中,撰写第四轮和第五轮学科评估报告,并以评促建。我系教师先后承担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科委、水利部、江苏省科委等多个国家机构和省级各部门下达的研究课题100多项,课题经费一千多万元,获奖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以及其他各类科研奖项4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 | |
教学科研成果 | 系领导 |
本系教师在技术经济及管理、金融管理、资源经济及管理、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企业跨国经营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教学与科研成果: 本系国际贸易本科专业获批为江苏省一流专业;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江苏省精品课程,同时也建设了精品教材和慕课;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在全国取得特等奖和一等奖成绩;出版了《管理经济学》、《开放经济学下的宏观经济学》、《国际商务》、《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等多部国家级规划教材。 近5年来,本系老师共计承担了10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省部级科研奖项40多项,在《金融研究》、《中国软科学》、《国际贸易问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南京社会科学》、《农业经济问题》、《Resources Policy》、《Americ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Management》、《Financial Innovation》、《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 CSSCI、SSCI检索等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10多部。 | 系主任:朱智洺 副主任:陈其勇、 符磊、石常峰 支部书记:符磊 副支部书记:王敏 系办公室: 博学楼502室 电话:025-68514502 |
|
|